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让青春在乡村振兴大潮中闪光 ——访渠县白兔乡膏泥村“第一书记”

    信息发布者:家乡最美丽
    2019-05-10 22:30:29   转载

    胡涛,男,汉族,中共党员,2016年进入国家统计局渠县调查队工作,2017年4月下派到渠县白兔乡膏泥村任“第一书记”。他在驻村工作中敢闯敢干、攻坚克难、勇于奉献。在他的带领下,膏泥村2018年如期脱贫“摘帽”,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典型。


    访实情 立下诺言摘“穷帽”


    调查走访村民


      膏泥村地处渠县西部,幅员面积2.4平方公里,距县城35公里。胡涛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沉下身子深入村组、农户家中走访,力求第一时间掌握膏泥村村情村貌。通过走访,胡涛了解到,全村通村组水泥路只有5公里,2个组未通公路;因山坪塘和水渠年久失修,导致160亩农田得不到灌溉;有460人仍存在饮水安全;56户危房急需改造或搬迁;大量劳动力外出,土地大量撂荒,大多数村民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膏泥村作为远近闻名的穷村、光棍村,虽然脱贫攻坚已开展两年了,却仍如一潭死水。面对这一现状,胡涛没有选择退缩,在全面走访后的第一次村民大会上,面对全体村民,他庄严承诺:“膏泥村不脱贫,我绝不回城!”。


    抓党建 示范带动促发展


    查看道路施工进度


      针对膏泥村“路少”“民穷”“无产业”的现状,胡涛厘清工作思路,决定把党建放在首位、抓在手上、落在实处,推动村级治理上台阶,引领各项工作高质量推进。为此,他定期召集村支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组共商全村脱贫大计,率先垂范带头抓好工作落实,及时调整抓脱贫工作不力的村干部,提升了班子队伍的战斗力。在任职第一年,他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根据膏泥村发展定位和群众现实需求,一年内就建设完成22公里道路和60口水井,自来水直通天城寨,彻底改变了天城寨村民靠天吃饭的历史。


    抓产业  借助资源促民富


      胡涛结合村情民情实际,带领村支两委到县里争取到了22公里硬化路、饮水、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等项目。还成功引进四川仁寿水果大王徐文科的橘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落地膏泥村,带动就业60余户121人,大项目推动大产业的格局已然形成。


      为让群众特别是贫困户搭上致富快车,实现户户有增收门路,有稳定收入,胡涛说:“我们一方面加大政策宣讲,另一方面积极组织技能培训。帮助贫困户60户87人掌握实用技能,就近输送到橘园务工。仅果园就为每户农户增收7300元,实现了业主、农户、村委‘三赢’。”膏泥村还积极鼓励村民发展养殖等“短平快”产业,争取帮扶单位投入,发放鸡鸭苗7200只,为群众增加年收益6万余元。


    谋“小事” 无悔青春践诺言


    引来医疗进村服务


      “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第一书记”,无论是纠纷调解、低保评定、医疗报账、家长里短,胡涛都用心对待。为了贫困户能够体党心、感党恩,胡涛借助农民夜校、院坝会、新媒体等,向农民宣传党的政策法规,务求做到人人知晓。


      通过不懈努力,截至2018年底,膏泥村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27户,危房改造61户,全村家家户户通上了广播电视、饮上了安全生活用水,村“五有”户“六有”样样达标,全面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


      两年的不舍昼夜,如今的膏泥村已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处处感受到山清水秀、道路开阔、产业兴旺。整村退出贫困后,胡涛依然穿行在膏泥村的田间院坝,全力推动膏泥村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发生更大的蜕变!


    来源:达州日报网


    乡村振兴,有你有我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